左慈,字元放,出自庐江郡,为人言谈间自称乌角先生,乃东汉末年颇有名气的方士。他修习道法与炼丹之术,传闻他能操控星象、驱散瘟疫,又能以法术映照人心,因而在江湖及朝野之间留下了许多神秘色彩的传说。众人说他衣袍泛着幽蓝的光,步履间仿佛踏着细碎的雷鸣,散发出一种诡异而不可思议的气息。
他能够让曹操和刘表两位大人物都深感忌惮,然而曹操本人却对他心存警惕,屡次试图除掉这个诡秘之人,却屡遭失败,始终未能如愿以偿。有人说这是因为左慈掌握了某种看不见的禁制或幻术,使追杀之人无从下手;也有人说他懂得借助幻象,使敌人分不清真伪,陷入内心的恐惧之中。总之,曹操对他既畏惧又嫌忌,常常在一念之间权衡着如何对待这位能引起骚动的怪才。 他也多次戏弄过曹操,这些举动常常令曹操人前人后都警惕起来,同时也让刘表对他叹服不已。有人记载,左慈在某些场合会以极为巧妙的手段化解尴尬,或在公众面前展示些许超越常人的技艺,令在场诸位宾客瞠目以待,气氛一时变得紧张而颇具戏剧性。对于刘表而言,这些幕后的波动显然提醒他:若要对付此人,不能单凭勇力和兵锐,需有更深的谋略与耐心。于是,关于左慈的传闻在荆州与江北之间不断被提及。 尽管现代人对他的传说多有夸张与想象,但他确有其事,其事迹也确实被一些正史记载所提及。有人坚持认为左慈并非纯粹的巫术之徒,而是兼具炼丹、占卜、符箓等多门技艺的综合型人物。他的存在,似乎在某些历史场景中,给人一种“看得到却抓不住”的神秘感,让人相信他并非虚构,而是确有其人其事的历史人物。 在他年轻之时,左慈居于天柱山的山麓之间,隐居于云雾缭绕的山洞之中,研习炼丹与炼药之术。他常在石砌的炉灶前摆弄符箓与金银器具,翻阅古籍,试图以丹砂与灵草调和出能延年益寿之方。他自带仿佛能感知天气与地脉的直觉,时常对山中的植物虫鸟发出低语,仿佛与自然之间有某种契约。那些年他确实给人留下了“能以极小的代价获得强大能力”的印象,甚至让不少人相信他具备超越常人的灵性与洞察力。 有一次在曹操的宴会之上,曹操环顾四周,微微一笑,对众人说:“今日山珍海味虽已相当丰富,唯独缺少吴国松江出产的一条鲈鱼。”这话乍听并不起眼,但左慈却懂得其中所含的信号。他答应得很干脆,命人取来一只铜盆,盆中盛满清澈但泛着微凉光泽的水。随即他取出一根细细的鱼竿,钓线轻轻落入水中,鱼钩上抹着香甜的饵料。顷刻之间,一条鲈鱼跃出水面,在铜盆的表面翻滚着银光。这景象像是水面被一层薄薄的银幕所揭开,众人目不转睛。曹操见状,大喜,命人将鱼件烹调成宴席上的佳肴;可他只是品尝了一条,左慈却继续再钓,鲈鱼不断上钩,陆续成百上千条,香气在大厅里弥漫开来,众宾客的筷匙纷纷起落,饭菜香味与鱼肉的鲜甜交织在一起。曹操见状,心中既惊且异,终于意识到此人并非寻常。那天的场面让人明白,左慈的能力远超普通的法术表演,但他到底掌握着哪一种神秘手段,尚无人能说清。 一次外出游猎,随行的士大夫有百余人,曹操身边的伴随人员与侍从也不少。临行前,左慈特意备了一瓶酒与一片干肉,递给曹操要分发给在场的众人。他让曹操分发给每个人,按人数逐一敬酒并发放干肉。众人喝酒吃肉,个个精神气爽,疲乏一扫而空。曹操感到奇怪与不解,便派人暗地里查探酒与干肉的来历。结果发现,昨夜城中许多客栈与酒肆的库存里,酒与干肉竟像是被人一并抽空,未留下半点痕迹。曹操由此愤怒起来,怀疑左慈使用妖术,以求将他除去。左慈察觉到威胁,先行潜入集市人群之中,待士卒追逐时,发现集市里竟多少分身与他一模一样,令追捕之人无从辨认。不久,左慈又借道逃入羊群之间,群里的羔羊动作统一、整齐,仿佛一张活生生的画卷,任凭曹军如何分辨,也难辨出哪一只是真正的左慈。最终曹操认定无从追究,只得作罢。左慈因此一路逃到了荆州,那里的人对他的名声也有所耳闻。刘表听说后,认定此人是来祸乱人心的妖人,心中生出抓捕并处死的念头。他带着一支庞大的军队,整装待发,以显示自家实力,试图以威势压制左慈。 左慈知晓刘表此举,便对刘表说自己有一件微薄但却有效的礼物,准备用来犒劳军队。他端出一斗酒、一小扎肉干,分发给了万人之众以及现场的一千多名宾客。酒香与肉香在营营役使间扩散,众人欢呼,吃饱喝足。刘表看在眼里,没想到左慈还有如此高超的分发手段与供给之力,内心深处受到震动,顿时放下了对他的杀念,转而对这位“江湖怪才”多了一分谨慎与重新评估的态度。 喜欢历史的朋友,若你也对这些奇闻感兴趣,欢迎继续关注与讨论。
发布于:天津市永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